6月初,要上腾讯大讲堂分享。
PPT准备得差不多,缺了个演讲的节奏。
我希望的风格是逻辑分明,又不会太过枯燥的,但均衡好这两者并不简单。
又发觉,“逻辑分明”加“不太枯燥”,
掌握不好节奏,就是“一本正经“加”胡说八道”的意思呀!
这让我有点慌,搞不好过不久别人就指着我说:看,前端界的泥石流…
于是那几天,一直听“一席”来找灵感。
毕赣《路边野餐》的那一段意外的好,也从中深深地记住了一个陌生的地名:凯里。
我喜欢那种,经行语言(而不是光影)就能渲染出来的,边陲小镇特有的青翠与市侩。
中秋之后的那个早上,醒来得莫名的早。
想起凯里,顺手查了动车票,意外的只剩一张,出发时间是两小时后。那还来得及,走起吧。
于是从深圳到广州,再到贵阳,再到凯里,再到西江千户苗寨,我就到了这个以前压根不知道的地方。
百转千回的路程,好像电影胶片被剪辑掉,然后镜头一转,苗家的姑娘就捧着酒站到跟前。
西江和九月,是两个很烂俗的词。
世界上有很多个地方叫西江,也有很多首歌叫九月。
然而九月的西江,是一段深刻的旅行。
发生的许多事情,看到的许多景,足以忘烦忧。对我来说这就够了。
人们总是要用“说走就走”来标榜旅行,
貌似有了它,才多了一份洒脱。
但于我说,这样经常是迫不得已,
如果能够,我喜欢一个词,叫“蓄谋已久”。
我可以精心准备,旅行如约而至。
仿佛是一位尊贵的客人,
出现在那个预期的,天朗气清的时分。
这说明,你的生活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。
用不着洒脱,才是最大的洒脱。